2017 Indigenous international Affairs Professional Workshop Advanced Course
- Jocelyn/Iwan Seyhu
- Nov 27, 2018
- 4 min read
8/24~8/27於台東舉辦的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人才培訓營進階班
這次被分到組別的主題是traditional and modern political system,團員裡面有分別有一位來自諾魯、一位來自馬紹爾群島、一位阿美族、兩位泰雅族及兩位賽德克(包含我本人),覺得我們這張很和諧哈哈。
在這邊就簡單紀述一下這次上課內容和感想吧
本組碰巧有不少泛紋面族群,在第一天的文化展演就以三個族群紋面、服飾介紹和區別,及簡介諾魯的基本資料和波利尼西亞的紋面。有提到Samoa的紋身,分為男子的malofie及女子的Malu,好像只有samoa人才能紋唷,可以參考這篇 --> https://read01.com/zh-tw/dnRgoB.html#.Wb1NGq33VE4
關於諾魯
諾魯應該是全世界最小的國家之一了吧(21平方公里,有人跟我說他可以在11分鐘繞完一圈;也有人說20分鐘哈),曾在1888被德國控制,因此有些語言跟德文很相似
諾魯在過去有12個部族,其中有兩支被滅族了(?)因為人口稀少的緣故,必須與其他部族通婚,很酷的是孩子的名字是以父親命名,但是屬於母親的部落。聽說在南太平洋國家中,諾魯的舉重是數一數二強的唷。也有聊到最近如火如荼的難民議題,之前看了不少報導顯示這些難民本來是要前往澳洲居住,但澳洲與諾魯簽訂了合約,在諾魯興建了refugees camps,因此把他們送到這了,有些人來到這裡後發現無法適應當地的生活而發起抗議,抗議內容是在當地受到違反人權的對待,把他們安置在封閉的空間、婦女遭受騷擾、難民身心受創、受到當地人歧視和欺負等,甚至引發了難民引火自焚的結果,但詢問了一些當地的朋友,有些人說那只是一部分的人,有些人說那是難民們為了離開小島的一個blackmail...關於難民的人權議題,難民可否選擇想要的生活環境?在一個21平方公里的小島上擠滿了當地人與非當地人,如何和平共處,永續生存下去一直都是很困難的問題。
*Implementation of UNDRIP in Taiwan 落實原住民權利宣言
UNDRIP- United Nations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related website --> https://www.un.org/development/desa/indigenouspeoples/
重要的內涵就是:
right to self-determintaion
right to free and equal identity
right to free prior and informed consent
right to free of discrimination
*indigenous identity & indigenous status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每次想這種問題就覺得很複雜,我常常問自己怎樣才符合一個原住民應該有的面貌?是保有文化、說著母語、每年舉辦祭典、會吟唱古謠跳傳統舞蹈、會吃山產海產、會織布打獵?從小就不在山上長大的我,一開始住在爸爸工作的地方,大了一點就定居在埔里讀書,鎮上也有不少從仁愛鄉或是信義鄉來讀書的原住民同學,至少當時在我們學校就有兩三百人,高中大學來到都市後發現身邊的原住民同學少之又少,有時候會被問到說你住山上嗎?你怎麼沒住在山上blablabla,或是你覺得原住民還需要這些福利政策嗎?跳到另一個場景,去年去鄉公所面試的時候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會講母語嗎?雖然有預想過會問這個,不過還是震驚了一下,我只能說雖然我學過,但是生活中沒有機會用到就漸漸陌生了,再加上父母是不同族的,溝通也都是用中文。
再回到這次的課堂上,提到了are welfares really welfares? 福利的歷史意義和存在的必要?如果說求學階段讓我最痛苦的莫過於這個了吧,但是又想了一下,都市平地人有機會遇到的幾乎很少是真的從小在部落長大的原住民,很自然地認為全部的原住民都是這樣,其實並不盡然。那又會引導出另一個問題:WHY ME?因為我很認真讀書考試,很幸運考上比較好的學校,接收到比較好的教育,但也可以這麼說--只因為我漢化的比較嚴重,也因此政府才會在後期制定了必須考過母語認證才能使用原住民福利的政策。然後我又掉入一開始的那個問題,就這樣在這些問題裡面遊走,有時候覺得我也像個現代版的亞細亞孤兒,找不到回家的路又不屬於主流社會。
我想兩者的差別在於,身份的認同和法律上的地位。
* the minority & indigenous peoples
全世界原住民人口有3.7億,在非洲有61millions的原住民,在亞洲有267millions的原住民,全世界的原住民大略可分位以下三種情形:原住民整個族群建立起的國家,像是pacific islands countries;原住民在國家內是少數族群,像台灣、美國印第安、加拿大原住民等;第三種是有些國家會說他們支持聯合國下關於原住民人權的所有條約,但是他們國家僅有少數族群、沒有原住民的存在,因為原住民所主張的self-determination及權利的伸張可能會導致國家的分裂,這些國家視原住民群體為threat,因此聯合國下的原住民權利宣言也沒辦法保障那些國家的原住民,ex: Indian, Thailand。
*Palau & Taiwan 外交關係建立於1996年,台灣提供給帛琉醫療、農業、技術、海外獎學金的幫助;相反的,帛琉為台灣在國際上發聲。
帛琉的社會議題:
a.Health:人民的肥胖率高,3/4的成人都有過重的情形。青年drug abuse的問題。
b.Climate change:海島國家,海平面上升。
c.Marine debris:海洋垃圾問題;非法的捕魚行為,海洋生物保育問題。
d.lack of women economic empowerment:女性經濟自主的權利。
在成果發表的報告,我們這組介紹了諾魯、馬紹爾及泰雅族的傳統及現代政治組織。
馬紹爾群島的政治制度(詳見維基),很特別的是他們有社會階層,分別是high chief>chief>noble>normal,在東西島鏈上各有一位high chief,現今還存在但權力和限制不像過去那麼明顯,聽說當地人看名字就可以知道他人是哪個階層的家族,雖然檯面上是以男性掌權者居多,但在背後的決策者女性也佔了很重要的地位。在歷經殖民後,權力被限縮了,過去是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現今制度法制化、憲法設立,但很有趣的是制度的改變是雙向的,現今的政府官員過去也是從酋長一家出來的。
最後,感謝所有願意和我分享他們生命故事的朋友們,鄒族的祝福語真的讓我印象很深刻。
也願你們每一次呼吸都順暢。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