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人才培訓初階班
- Jocelyn/Iwan Seyhu
- Nov 27, 2018
- 2 min read
初階班很硬,因為要連續兩個禮拜週末去花蓮哈哈!
這次在觀光旅遊組,團員來自各個不同領域,自稱10位空姐+1空少哈哈,和大家在一起很好玩,也從大家身上學習到很多!
這次拜訪了兩個部落—支亞干部落、磯崎部落
支亞干是位於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的太魯閣的部落,擁有歷史的遺跡(蕃童教育所、神社遺址),也有豐富的資源(礦產、溫泉),來到支亞干印象很深刻的青年培力,在部落裡建立了青年會,除了學習傳統外,也關心部落議題,
目前部落面對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礦場開發的威脅,於部落上方的傳統領域未經過當地人的知情與同意就採伐礦產,造成下游居民生活大受影響。在傳統領域上,青年向部落耆老請教,在閒置的空間建造一個立體地圖,一方面也與部落長輩們合作,提供長照的活動,像是長輩說故事、部落廚房等。在部落觀光推廣上,舉辦支亞干草地音樂會、手作市集、深度導覽、青少年部落生活營等,讓民眾更了解部落文化,也讓長期離開部落的青年能夠回到家鄉。
磯崎部落是撒奇萊雅及阿美組的部落,經過這次部落文化洗滌後,對於部落的歷史和與人類共存的自然又多了一分的敬佩和認識,
大哥先帶我到海邊閉上眼睛、聽聽海浪的拍打聲,讓心裡沈澱下來。我們走過瞭望台、走過荒廢的民宿、坐在木屋裡走過部落在日治時期兩把槍的歷史。大哥介紹了部落發展的深度導覽都是取自於長輩們的知識裡和田調的經驗,在地知識包含傳統文化、族群歷史、獵人知識、野菜知識等,未來可能還會將這些知識變成一種行動劇,而舞台背景就是山與海,內容就是部落的平常生活和在地知識的傳遞。
在討論報告的時候,一直放在我心中的問題是:觀光發展之於部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們的呈現方式是先介紹在觀光發展上著名的部落-伊達邵、里那禮,接下來帶到這次參訪的兩個部落,最後以SWOT的方式來分析觀光在部落的現況及挑戰。(有空再打概要哈哈)
在初階結束後回台北的火車上,遇到了一位阿北,他說他剛嫁女兒到花蓮,嫁給一位原住民青年
他跟我聊天聊的第一個topic就是原住民福利很好,然後我注意到他的用詞是『山胞』;第二個話題就是膚色,還安慰我說:沒關係,長大了皮膚保養就會白了,第三個話題是language revitalization,我們跟他分享目前語言復振的方式和結果,他只說:不可能。
我試著用他的角度來抑制我的不滿,試著想像在他的歲月環境中正是對原住民很不友善的時期,有時候歧視就是出自於不了解和不自覺。
When getting more involved in the history and situ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I feel down.
But still can't stop tracking back our root.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