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尊嚴:鬥雞文化Cockfighting in Philippines
- Jocelyn/Iwan Seyhu
- Aug 5, 2019
- 3 min read
『Sabong』 沒看過鬥雞就別說你來過菲律賓
雖然說鬥雞在世界各地並不是特別新奇的活動,但在菲律賓卻成為了國族文化。
菲律賓人週一至週六工作、週日放假回到家陪的不是老婆小孩、而是一籠子一籠子的公雞,抱公雞還比抱老婆還來得頻繁。
這次Amigo帶我到San fernando一家小競技場看鬥雞,入場費P350。
在菲律賓大城市小農村都有合法博弈的鬥雞場,每到六日都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
政府還為鬥雞設置了專法,開設鬥雞場也必須有證照,鬥雞在這成了門好生意,每年還會舉辦國際性的鬥雞大賽呢。
關於安全性。
博弈地區雖說戒備森嚴,卻也避不了閒雜人等的介入,裏頭清一色也都是男性互相叫囂和歡呼。就連小偷在這裏也會變得誠實,這裏是他們生活獨特的信仰。若是有欺騙之舉,代價可是會賠上命一條的!
哨音響起前的那幾分鐘,正是下好離手的好時機。從500至上萬都有人下單,我們觀察著雙方選手的尺寸、年紀及敏捷性等。從各式蛛絲馬跡找到下注的理由,Amigo竟然還能看出某隻雞角畸形不畸形、心情好不好等狀態好壞。分成兩邊wala及meron,有趣的事,若是歷史戰機漂亮的公雞,那邊會亮燈以提示觀眾,但亮燈不一定是必贏,仍是需要透過觀察來下注。
下注方式竟然是向前方的dealer比手畫腳(?),手勢往上、往下、旋轉都有不同的意涵。所以說去這種場合手千萬不要亂比亂揮,免得有紛爭唷!
菲人工作時像條米蟲,鬥雞可說是記憶鮮明的一條龍。
人多嘴雜、各式手勢,我都頭昏眼花,他們不用紙筆記下,在比賽結束後會立馬結算。若是實力相當的選手,則是一倍,即若下注500,贏會拿到+500、輸則給本金500;若是常勝『雞』倍率會不同。
比賽前會有另一隻雞挑釁比賽選手,待公雞情勢高漲時,準備好角上的剃刀蓄勢待發出擊。每場比賽都是頃刻之間,不只是場內的兩隻公雞、抑或是場外的觀眾。看了十幾場比賽,每場比賽都有各自的宿命。場內有些雞在開始即受致命一擊而結束、有些旗鼓相當互鬥而雙方死亡、有些踄腳也有一拼高下、有些公雞竟然打一打怕痛落跑(一旦落跑就宣布敗)。場外,觀眾內心也在各自角力,選meron或是wala(二選一),選白雞或是黑機,下注500或是5000,在舉頭之間已決定輸贏。
這個歷史悠久的比賽還是時常受到爭議。
其一在動物保育上,綁在公雞角上犀利的刀讓比賽顯得更血腥刺激、也縮短比賽時間,卻在保育上不符合現代永續環境的道德思想。
其二小賭怡情、大賭失了分寸、傾家蕩產。
在菲律賓鬥雞成了百萬美金的產業,成了當地人根深柢固的文化,每家院子內沒有幾隻鬥雞彷彿不算是完整的家一般,領著微薄的薪資也捨得將時間心思金錢,買飼料、注射藥物、每日訓練等。為的是養出一隻展示自身雄性風采的公雞。
賭的不區區只是公雞,也是能夠翻身的人生,關乎男人的尊嚴和社會地位。
在我身旁的Amigo,他過著一種傳奇的人生。
『the gambler never win.』 他淡淡的說
經歷大風大浪、贏過在馬尼拉舉辦的國際比賽,在那次比賽贏了120萬的獎金。因為鬥雞而廣富盛名,經營一家擁有上百隻公雞的小型農場,不再鬥雞的選擇進入鬥雞的產業鏈,出租或是買賣公雞,一隻雞價格從五六千、上看上萬不等,熱絡的產業鏈也帶給他可觀的利潤。
下次我們去鬥Amigo的雞。
參考資料:
Comments